ART TAICHUNG 2024 | EP.3療癒與深思

ART TAICHUNG 2024 台中藝術博覽會一共匯聚 80 家海內外展商,
各種材料和媒介交相輝映,共同創造出繽紛多彩的當代藝術樣貌。
本展覽將在 7 月 19 日至 21 日於台中日月千禧酒店,
在此依不同主題介紹展商展出的藝術家精彩創作。

EP.3 療癒與深思

 

藝術家們以作品來討論意識與主觀經驗的哲思,療癒可愛的作品背後是否可以探索人們沉重壓力和思慮?用最溫和的視覺語言探索最深邃的意義,或許是藝術最美好的部份。這樣子的對比不僅提供了視覺表面上的愉悅、消弭了生活中的壓力,也觸動了觀者內在的想像,更是一種思考世界、自我與他者的新方式。

 

L GALLERY (展間1105)

 

Suzy Q_Everything is rhythm_Acrylic on canvas_116.8x91cm_2024

 

《一切皆是節奏Everything is rhythm》提醒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刻都通過節奏相連。通過這個主題,它促使我們重新考慮我們生活中被遺忘的時刻及其對我們的影響。Suzy Q的藝術迫使我們反思我們如何在情感上相互連接,以及我們的記憶如何塑造我們的身份。

 

首爾馨藝術 (展間1203)

 

張世一_Standard Animal.讓我成為你的遮蔽_Acrylic on resin_30 x29x45cm_2024

 

雖然並非所有人都如此,但我認為大多數人為了適應城市,都在將自己的性格、外貌和其他部分都為融入環境而按照規格進行修整。這樣看來,為了進入閃閃發光的城市,穿過方形門的人們大多數都像城市一樣呈方形生活。我的作品同樣也經過了城市的方形門。那些閃耀、華麗並且被修整得方方正正的動物形態,正是我所想表達的適應的樣貌。在進行這樣的創作時,我想像自己在城市生活中會被修整成哪一種顏色和方形的狀態。

 

發現藝術 (展間808)

 

林小白_狐狸與狗_acrylic canvas 壓克力畫布_27X22cm_2024

 

以同樣為犬科生物的狐狸與黑犬做為創作,同為犬科但生活習性卻與眾不同。就像存在人身上的矛盾,渴望著狐狸般無法被訓養能獨處自由的模樣,卻也離不開需要著大部分的犬科生物依賴著群體的生活,在互相的矛盾中拉扯成長生存著。

 

暮拉多元藝術空間 (展間1109)

 

莊宗勳_ 3分鐘飛行練習_壓克力彩、畫布_40 x 40 x 3.5 cm_2022

 

一個現代生活的概念是否會有一個說明書或是圖示,龐大且複雜的社會模型如何在此被裝配起來,如同慣例,它參照現實,但又不屬於現實,它簡化了現實只為了被迅速的瀏覽與理解,圖示本身並不是意義的生產邏輯,而是座落於讓現實現身的參照位置。 畫面中充斥著嬉戲愉樂的場景,在於作者個人認為,工業革命後,我們的生活起了很大的變化,原本該付出的勞力與時間被機器所取代。於是我們就多出了很多的時間可以被浪費或消遣,這些多出來的多餘時間讓我們窮極無聊的漫遊著,生活的空間從勞動場所移動至休閒空間,這種生活樣版模型也真確的反映我們的生活面向,日常生活的某種普遍性的奇異景象。

 

於藝畫廊 (展間908)

 

卓哲源 _即視感_41x31.5x2cm_Acrylic On Canvas_2023

 

卓哲源的「既視感系列」藝術理念源於他對於記憶與視覺的流動性和變化性的觀察。他回憶起童年時期,電視播放的動畫短片以及流行的3D立體貼紙,隨著時間推移,這些記憶變得模糊而難以捉摸。在這個系列中,卓哲源試圖捕捉認知的運作,呈現記憶中的影像如何在陌生事物中浮現,並且讓觀眾參與其中。透過這些作品,觀眾被引導去辨認熟悉的元素,回想起曾經的記憶,同時體驗視覺和記憶的流動性。

 

333畫廊 (展間1010)

 

羅任珊_NOT A ROSE_壓克力顏料_80x80cm_2024

 

《LIGHTS U SO》系列作品中探索著光與影之間的奧妙關係。這些作品背後蘊含著對美好時刻的記憶。每個人生階段都有我們所向往和經歷過的美好。然而,隨著時間流逝,我們逐漸遺忘了光的背後所伴隨的陰影。陰影的存在反倒凸顯了光所帶來的優美,藝術家透過壓克力筆下的建構,讓觀眾體會到即便在無光照的角落,也有暖心的時刻存在。

在黑暗中,即使是一線微光,也能常常使航行家找到北極星修正他的航向

-Pietro Metastasio

 

栄美術 (展間1006)

 

SAIOH_Eyeballdad

 

Saio在50歲時開始挑戰當代藝術,從一名活躍的攝影師轉型,從“裁切”到“創作”出能夠啟發所有觀者的藝術作品。他的作品以他自己的照片為基礎,並加以全新裝飾,為這個世界帶來了新的色彩。

 

1/2 新藝術藝文展演平台(展間903)

 

黃韶瑩 _生活與融入_布料棉花髮帶鐵件 180x25x25_2024

 

生活是日復一日的累積堆疊而成,生活的事物所帶來的某種隨機感,這種感覺對我來說就是某種靈光,某種可以令我產生為之一亮的感覺,我覺得身為人總是需要這樣的時刻。

在日常生活的中,每日的動作逐漸演練成某種生活的形式,某種被擺放、被存在的樣子,然而有些生活中的物件存在具備了實用性或是過度地實用,而當物件充滿且圍繞在生活的場景中,物件的樣貌與個體有著抽象且相對應的動作與感覺,從2017年九月台北國際藝術駐村計畫〈台北無用物件〉開始,專注在生活空間裡的觀察和轉化。

這是一件對集體想像裝置。以長毛布料製成的有機體的形狀,作為某種具備生命體隱喻。局部用以髮飾束起,更貼近我對人類行為的想像,其中一條有機體的長毛布料的毛質不同,試圖表現出某種個體與集體的特殊性與過度。

 

凱奧藝術(展間808)

 

蘇晏瑩_糖籠_陶瓷_32x24x15cm_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