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TAIPEI 2024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一共匯聚125家海內外展商,
藝術家透過多種媒介並跨越語言和地域的界限,
展現藝術推動創新與變革的力量。
本展覽將在10月25日至28日於台北世貿一館展出,
精彩作品,線上搶先看。
ART TAIPEI 2024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一共匯聚125家海內外展商,
藝術家透過多種媒介並跨越語言和地域的界限,
展現藝術推動創新與變革的力量。
本展覽將在10月25日至28日於台北世貿一館展出,
精彩作品,線上搶先看。
極簡主義是二戰後「包浩斯運動」所興起的藝術派系之一,最核心的口號就是「less is more」,概念是以最原始的形式展現於觀者面前的表現方式。在現今,極簡主義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注重的是在空間及視覺上保持一定比例的留白,減少視覺噪音,並且貫徹買好、買少、用久的理念,今天精選的作品就是特別適合妝點寧靜潔白的空間,更能凸顯創作的質地,慢慢地欣賞藝術家為觀者所帶來的作品。
GALLERY MAC (展間J11)
Eunju KIM_Trying to Draw 230228_Pencil on Paper_122x72cm_2023
Eunju Kim的藝術是她對鉛筆紙上創作的深厚投入與連結的見證。三十多年來,她孜孜不倦地透過細膩而反覆的鉛筆筆觸,探索自己內心世界的深度。這些筆觸象徵著她對內心深處生命能量的追尋。她的作品常以波浪、花瓶或花卉的形式呈現,但這些形式並非單純的再現,而是經過勞動密集的冥想過程,賦予它們生命力與動感。
Eunju Kim的藝術不僅僅是黑白對比的簡單呈現,石墨鉛筆的線條在反射和散射光線的過程中,創造出體積感和動態感。這種在黑色石墨和白色紙張表面之間的相互作用,突顯了形式的同時,也讚美了負空間的美感。透過她的藝術,Eunju Kim傳達了一種普遍的信息——堅持不懈與對自我肯定的持續追求。每一條鉛筆線都是她存在的見證,並重新確認了她對創造力量的信仰。
Eunju Kim的作品深深植根於她對生活的經驗與思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演變。最初,她的作品主題集中於焦慮與憂鬱,但隨著時間推進,她的藝術逐漸呈現出更加明亮、充滿希望的基調。這種轉變反映了她將情感轉化為創作靈感的過程。透過她的藝術,她試圖為觀眾提供一個沉思的空間,邀請他們與她的經驗產生共鳴,並在她精心創作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回響。
曜畫廊 (展間H11)
楊忠銘_時光文件系列_戀人之城_銅版美柔汀、手染黃銅框(版數_12)_52 × 77 cm_2019
楊忠銘為台灣當代版創藝術家,自大學時期即為銅版美柔汀技法所深深吸引,而後便是20多年的深研與探究。《戀人之城》為其於2019年發表的「時光文件」系列之一,以美柔汀的細緻幽微表現戀人們在時間之前與之後、表象與內在、留下與離去之間的複雜情感。
以高難度的技藝展現色彩與質地的優雅,而後再進一步賦予情感與思想的深度,是身處21世紀的楊忠銘對於這擁有四百年歷史的技法,「當代」的思索與回應。他同時也將這來自西方的媒材,注入了屬於東方的美學視角,成為獨樹一格的詮釋風格。
Gallery Da Sun (展間J02)
Young wook CHOI _karma_mixed media on Canvas_96x88cm _2024
Choi Young Wook自信地將自己的作品定義為他記憶中的影像以及他生命的故事。因為「因緣」的偶然相遇,白瓷月壺成為他深刻思考的對象,也是他用來描繪「回憶影像」的媒介。藉由這個物件,他窺見了內心的真諦。Choi Young Wook不僅理解了月壺中所體現的傳統儒家美學,還刻意賦予其全新的象徵意義。
在佛教語言中,「業」是一個與因果循環相關的概念,代表著對靈魂輪迴的信仰,並認識到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生命都源於業力與命運,而人無法逃脫這一宿命。在他的藝術作品中,人生道路上的無數歧途,成為了一場命運之旅,個體與他人密不可分。或許,命運並不具有悲觀的意味。
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如果我們將「業」的概念轉化為當代「全球化」的困境經驗,那麼它也許不再那麼神秘而難以捉摸。最終,我們在全球化時代所面臨的多重生態危機,是人類集體過去的累積,也是我們共同必須承擔的命運。
貝浩登 (展間D05)
漢斯·哈同_T1981-R34_Acrylic on canvas_73x 100cm_1981
漢斯·哈同作為二戰期間興起於法國的“無定形藝術”的開創性人物備受國際認可。除了極其果斷如書法態勢般的抽象繪畫彰顯出的自如隨意,理性主義同樣影響了哈同的創作風格,這與藝術家青年時期對美學和數學之間的聯系,特別是對黃金比例的興趣不無關系,同時亦是出於必要:在藝術生涯的早期,哈同一絲不茍地將完成的抽象素描與畫布對齊,以便在更大的畫布上將其再現,因此他不能承受即興創作的風險。1960年,哈同在威尼斯雙年展上獲得的國際繪畫大獎標志著他在藝術實踐上的決定性轉變。他開始直接在畫布上隨興創作,並嘗試新的媒介(即快幹丙烯和乙烯顏料)以及刮擦和噴塗工藝。追求自然與完美之間的平衡始終是哈同繪畫美學的核心,這一主旨始終貫徹,直至1989年他生命的最後一刻。